《我的大学》读后感500字

《我的大学》读后感500字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并非一部轻松愉快的校园小说,而是一部充满苦涩与辛酸,却也闪烁着希望之光的自传体小说。它记录了高尔基青少年时期在喀山度过的三年生活,这段生活充满了贫穷、饥饿、压迫,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读罢全书,我仿佛亲历了高尔基的艰辛岁月,也深切体会到了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

小说以“大学”为题,却并非指正规的大学教育。高尔基的“大学”是社会这所巨大的、残酷的大学,是充满各种社会底层人物的复杂人生课堂。他在这里学习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人生的哲理,是人性的善与恶,是社会底层的生存法则。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狡猾的店主、善良的木匠、贫穷的工人、放荡的艺术家……这些人构成了他人生的教科书,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命运沉浮,都深深地影响着高尔基的思想和价值观。

书中,高尔基的贫困生活令人触目惊心。他常常饥肠辘辘,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他做过搬运工,做过学徒,甚至做过乞丐,尝尽了人间的辛酸。然而,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和力量,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抵抗生活的苦难。他勤奋好学,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

高尔基在书中展现了强大的求生欲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积极地融入社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探索和寻求突破,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也是他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的大学》不仅仅是一部个人自传,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它揭露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通过高尔基的亲身经历,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体会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读完《我的大学》,我被高尔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深深震撼。在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时,他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