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过清明节

回老家过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一直是我对清明节最初的印象。今年,我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亲身感受这带着些许哀伤,又充满温情的节日氛围。

老家在皖南山区,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像是沉睡的巨人,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车子驶进村口,熟悉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青草和野花的芬芳,让我瞬间感觉回到了童年。村里的一切都和记忆中差不多,只是那些老房子似乎更显斑驳,村口那棵老槐树也更加粗壮,树枝上新发的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点点绿光。

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一大早,父亲便带着我和弟弟,准备祭祀用品:香烛、纸钱、水果、糕点……这些东西,承载着我们对先祖的敬意和思念。来到祖坟前,父亲熟练地清理杂草,摆放供品,点燃香烛,虔诚地磕头。袅袅青烟在山风中飘散,仿佛将我们的思念带到了天堂。弟弟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着,稚嫩的小脸上也流露出少有的严肃。我看着父亲略显佝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时间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我们与先祖的联系,却从未断绝。

祭祖之后,我们便开始踏青。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沿着山间小路行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路旁的溪流叮咚作响,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嬉戏。弟弟兴奋地追逐着蝴蝶,我则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近。

傍晚,我们围坐在院子里,吃着奶奶做的清明粑粑和艾叶糍粑。这些传统的清明节食物,带着家乡的味道,让我倍感温暖。听着奶奶讲述着老家的故事,看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次回老家过清明节,不仅仅是祭祀先祖,更是对故乡的追忆,对亲情的缅怀。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清明节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来年清明,我依然会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继续传承这份古老而美好的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