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漂移》说明文阅读题
《抗原漂移》说明文阅读题
一、阅读材料:
抗原漂移是指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发生微小变异的现象。这些变异通常是由病毒基因组中发生的点突变引起的,这些点突变积累起来,最终导致病毒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病毒的抗原性。 抗原漂移是流感病毒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流感病毒能够持续传播并引发季节性流感流行的重要原因。
由于抗原漂移引起的抗原性改变是渐进式的、累积性的,因此人体免疫系统对先前感染的病毒株产生的免疫力可能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新的变异株。这意味着即使曾经感染过流感病毒或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由抗原漂移引起的新的流感病毒株。
抗原漂移与抗原转变不同,后者是病毒基因组发生大规模重组,导致病毒抗原性发生剧烈改变的现象。抗原转变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流感大流行。而抗原漂移则通常导致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其严重程度相对较轻。
病毒的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错误率,这是抗原漂移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外,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时,也可能受到宿主细胞的一些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增加。
二、阅读题:
- 解释什么是抗原漂移,并简述其发生机制。
- 抗原漂移是如何导致流感病毒持续传播的?
- 抗原漂移与抗原转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根据材料,抗原漂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其发生频率?
- 如果你是公共卫生官员,你会如何利用对抗原漂移的理解来制定流感防控策略?
三、参考答案:
- 抗原漂移是指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发生微小变异的现象。其发生机制是病毒基因组中发生的点突变积累,最终导致病毒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从而改变病毒的抗原性。
- 抗原漂移导致流感病毒持续传播是因为它引起病毒抗原性的渐进式改变。人体免疫系统对先前感染的病毒株产生的免疫力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新的变异株,从而使病毒能够不断地感染新的宿主。
- 抗原漂移是病毒基因组中点突变累积导致抗原性渐进式改变,而抗原转变是病毒基因组发生大规模重组导致抗原性剧烈改变。抗原转变通常导致更严重的流感大流行,而抗原漂移通常导致季节性流感流行。
- 抗原漂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率。此外,宿主细胞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发生频率,导致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 作为公共卫生官员,我会利用对抗原漂移的理解来制定以下流感防控策略: (1) 持续监测流感病毒的基因变异,及时掌握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 (2) 根据监测结果,每年更新流感疫苗的成分,以确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主要的流行株; (3) 加强公众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依从性; (4) 建立完善的流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四、拓展思考:
除了以上问题,还可以思考:抗原漂移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以应对抗原漂移? 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抗原漂移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