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节
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一个充满粽香和喜庆的节日,在我家,它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的热闹,更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和对传统的传承。
今年的端午节,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一大早,空气中就弥漫着诱人的粽叶清香。奶奶早已起床,在厨房里忙碌着。她戴着老花镜,熟练地将糯米、红豆、咸蛋黄等馅料包进翠绿的粽叶里,动作娴熟得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我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帮忙,虽然我们包的粽子形状不一,大小不均,但看着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成型,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奶奶包粽子的手法,是几十年来传承下来的家传技艺。她告诉我,包粽子要心细,要用力均匀,才能让粽子煮出来色香味俱全。她还讲起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端午节的各种习俗,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午饭,当然是吃我们亲手包的粽子啦!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糯米的软糯,红豆的甜香,咸蛋黄的咸鲜,各种味道在口中交融,美味无比。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聊着家常,其乐融融。
下午,我们一家去了附近的公园,观看赛龙舟表演。鼓声震天,龙舟在水中飞驰,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浪花,热闹非凡。虽然我们没有参与比赛,但看着那些健壮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也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激情和活力。
傍晚,我们在院子里放起了艾草和菖蒲,据说可以驱邪避灾。奶奶还给我们系上了五彩缤纷的五彩绳,说是可以保佑我们平安健康。看着天边的晚霞,听着奶奶讲着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我家的端午节,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奢华的布置,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对传统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珍贵的记忆,一份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我相信,这份记忆会一直陪伴着我,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