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七期读后感
朗读者第七期读后感
央视的《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而第七期,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它不仅是一场文字与声音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本期节目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邀请的嘉宾们大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他们或亲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或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伟业,他们的故事,都与“家”和“国”这两个字紧紧相连。 董卿的开场白就已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她娓娓道来,将观众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人的朗读。他饱经沧桑的面容,略带颤抖的声音,却蕴含着无比深沉的爱国情怀。他朗读的文字,是他在战争年代写下的日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听着他的朗读,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坚韧。他的朗读,不仅仅是文字的呈现,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声控诉,是对和平的珍视。
另一位嘉宾的朗读则让我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的力量。他朗读的是关于改革开放的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发展的自豪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港湾;国,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期节目并非单纯的朗读,更像是一场历史的回顾,一次精神的洗礼。嘉宾们真挚的情感,饱含深情的朗读,都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期节目,我更加明白了,爱国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朗读者》第七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它唤醒了我的爱国情怀,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