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一个人
风,裹挟着落叶,轻叩着窗棂,发出细碎的声响。我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渐深的暮色,思绪飘向远方,最终凝结在一个词上——一个人。
“一个人”并非简单的字面意义,它不仅仅指物理上的独处,更是一种状态,一种心境。它可以是独自一人漫步在喧嚣的街市,也可以是置身于热闹的聚会,却依然感到格格不入的孤寂。 它既可以是令人感到害怕的空虚,也可以是令人沉醉的自由。
我曾经害怕“一个人”。小学时,放学后总是急着往家跑,害怕落单,害怕黑暗,害怕突如其来的寂静。那时的“一个人”,是脆弱的,是需要依靠的。我渴望被群体包围,渴望朋友的陪伴,渴望热闹的氛围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那时的我,就像一只迷途的小羊, desperately seeking for a shepherd.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开始理解“一个人”的另一种含义。初中时,我迷上了阅读,常常独自一人躲在安静的角落,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在书页翻动的声音中,我找到了慰藉,在文字的海洋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那时的“一个人”,是宁静的,是充实的。我开始享受独处的时光,在独处中思考,在独处中成长。
高中,学习的压力骤增,我开始体会到“一个人”的另一种滋味——孤独。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面对难以攻克的难题,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迷茫。 朋友的陪伴固然重要,但最终,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还需要我一个人去面对,去承担。那时的“一个人”,是沉重的,是需要坚强的。 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自我调节,学会了在孤独中寻找力量。
如今,我逐渐明白,“一个人”并非洪水猛兽,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给予我们独立思考的空间,给予我们自我反省的机会,给予我们探索自我的可能。 学会与“一个人”相处,学会在孤独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或许才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课。 “一个人”的旅程,或许漫长而孤寂,但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方的路,最终抵达属于自己的彼岸。 而这彼岸,并非是逃离“一个人”,而是坦然地拥抱“一个人”,并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