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论据:担当
议论文写作论据:担当
担当,并非简单的责任承担,而是面对挑战与责任时,主动作为,勇于承担后果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它是个人立身处世之基,亦是国家民族兴盛之魂。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担当”这一论点,需要选取恰当的论据,才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首先,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是论证担当的宝贵素材。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即使面对奸臣陷害,也始终坚守民族大义,他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便是担当精神的最佳诠释。 他并非没有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但他选择了直面,选择了抗争,最终成为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 再如,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毫不畏惧,以生命为代价,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这同样是担当精神的极致体现。 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其鲜活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担当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巨大价值。
其次,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同样可以作为论据。 抗疫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与病毒搏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担当;无数志愿者默默奉献,为抗疫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他们的付出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这些平凡人物的担当,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在点滴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具体描写,展现其担当精神的内涵,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此外,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也可以作为论据,通过分析其成败得失,来论证担当的重要性。例如,一些企业因为缺乏担当,在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信誉受损,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而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进的企业,则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事例可以从反面论证担当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勇于承担责任,避免因缺乏担当而付出代价。
最后,可以运用一些哲理性的论据来升华主题。 例如,孟子的“舍生取义”,体现了为理想和正义而担当的崇高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哲理性的论据,可以使文章的论证更加深刻,提升文章的思想高度。
总之,论证“担当”这一论点,需要从历史、现实、哲理等多个角度选择论据,力求论据丰富多样,论证严密充分,才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好地展现担当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写作时,要注意论据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说服力,并结合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使文章既有理有据,又充满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