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清明节见闻习作 与众不同的清明节
关于2020清明节见闻习作:与众不同的清明节
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与众不同。往年,这个时节总是人潮涌动,山间墓地里香火缭绕,人们熙熙攘攘地祭扫先人。而那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个传统的节日蒙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
往年热闹的祭扫活动被按下了暂停键。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我们家选择了在家祭奠。没有了往日奔波劳累的赶路,没有了墓园里人声鼎沸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拿出爷爷生前最喜欢的照片,细细端详。照片里的他,笑容慈祥,目光温和,仿佛就在眼前。妈妈准备了爷爷生前爱吃的菜肴,摆放在桌子上,如同他还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回忆着与爷爷相处的点点滴滴。妈妈讲起了爷爷年轻时的故事,爸爸分享了爷爷教他做木工的趣事,我则回忆起爷爷带我放风筝、讲故事的快乐时光。
往年清明节,我会跟着大人们去墓地,帮忙打扫墓碑,献上鲜花。今年,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爷爷的思念。我写了一封信,诉说着对爷爷的想念和感激,并将它轻轻地放在爷爷的照片旁。我还画了一幅画,画的是爷爷生前最喜欢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虽然没有去墓地,但这份思念却更加真挚而深刻。少了人流的喧嚣,多了心灵的宁静;少了繁琐的仪式,多了亲情的交流。我们用一种更贴近内心、更富有情感的方式缅怀先人。
在电视上,我看到了全国各地采取的各种特殊的祭扫方式:网上祭扫,鲜花速递,视频追思……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
2020年的清明节,虽然与众不同,但却让我深刻体会到,祭奠先人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对亲情、对生命的珍视。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何种方式,只要心中有爱,思念便会永存。 这特殊的一年,也让我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扫墓的日子,更是缅怀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