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高中秋天的怀念读后感1000字
命若琴弦,高中秋天的怀念读后感1000字
萧瑟秋风,落叶纷飞,读罢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心中百感交集,如秋风扫落叶般,思绪翻涌。这篇看似平淡的散文,却以其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母子之间深沉的爱,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哲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命若琴弦”这四个字,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
文章以“我”瘫痪后与母亲相处的点滴为线索,展现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与关怀。母亲的形象并非高大全,她也有着她的担忧、焦虑,甚至还有无奈。她担心“我”的未来,害怕“我”终日郁郁寡欢,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我”的希望,从未放弃过对“我”的爱。她用她那颗饱经风霜的心,默默地守护着“我”,用她那双饱经沧桑的手,为“我”编织着生活的希望。
记得文中写到,母亲为“我”买了两盆花,一盆是菊花,一盆是蝴蝶兰。菊花,象征着坚强与不屈;蝴蝶兰,象征着美丽与高雅。母亲希望“我”能像菊花一样坚强地面对生活,也希望“我”能像蝴蝶兰一样拥有美丽的人生。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母亲对“我”无限的爱与期盼。她用她自己的方式,无声地告诉“我”: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要勇敢地活下去,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而“我”呢?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有着叛逆心理,甚至有些自怨自艾的年轻人。在身体的残疾面前,在生活的困境面前,“我”曾一度迷失自我,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和不满。面对母亲的关爱,“我”有时会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甚至会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是否也曾对父母的爱视而不见,是否也曾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文章的结尾,母亲去世了,而“我”却在母亲的坟前,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爱,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和悲伤,悔恨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冷漠,悲伤自己失去了这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命若琴弦”,这四个字,我理解为生命的脆弱和坚韧。如同琴弦一般,生命是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断裂;但同时,生命也是坚韧的,它能够承受生活的磨难,能够发出动人的乐章。母亲的生命,如同琴弦一般,脆弱而坚韧。她用她的一生,为“我”奏响了一曲爱的乐章,这乐章虽然充满了悲伤,但却充满了爱与温暖。而“我”的生命,也如同琴弦一般,在母亲的爱中得到了滋养,在母亲的关怀中得到了成长。
读罢此文,我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氛围之中,感受着秋风的萧瑟,也感受着母爱的温暖。文章中平实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也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我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巨大,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我们或许会因为考试失利而沮丧,或许会因为人际关系而烦恼,或许会因为未来的迷茫而焦虑。但读完《秋天的怀念》,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就像母亲一样,用坚强和乐观的心态去克服一切。我们更应该珍惜父母的爱,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命若琴弦”,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去对待身边的人,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 让我们用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爱,让这份爱如同秋天的阳光般温暖,如同秋天的落叶般美丽,如同秋天的怀念般深沉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