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读后感范文
《琐记》读后感范文
《琐记》是清朝袁枚所著的一本随笔集,收录了作者对诗文、人生、世态等方面的零碎见解。读罢此书,感触颇多,现择一己之见,略述一二。
诗文探幽
袁枚在《琐记》中谈及诗文创作,主张“奇情逸致”,反对“陈言腐语”。他认为诗文应写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套路。这与晚清时期兴起的“同光体”诗歌追求个性解放、表达自我真实的理念不谋而合。
袁枚还重视诗文的意境营造,强调“境生情”。在他看来,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能够通过笔墨创造出特定的场景或气氛,让读者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这与唐代诗人王维所提倡的“诗中有画”异曲同工。
人生哲思
《琐记》中也包含了袁枚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主张“及时行乐”,认为人生短暂,应当及时满足自己的愿望,享受当下。这与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忍辱负重形成鲜明对比。
袁枚还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他反对强求和执念,认为“苦心孤诣”终将徒劳无功。这反映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不强求外物。
世态炎凉
《琐记》中不乏对社会世态的冷峻观察。袁枚指出,官场险恶,人心叵测,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利害纠葛。他劝诫世人不要太过于追求名利,要学会明哲保身,以免招致祸患。
袁枚还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虚伪和欺诈之风。他揭露了一些士大夫的伪善面孔,并对社会风气的败坏表示担忧。这反映了袁枚身为清廉官吏的忧国忧民之情。
余论
《琐记》是一部思想深刻、文笔生动的随笔集,它反映了袁枚对诗文、人生、世态的独到见解。读罢此书,不仅能够领略到袁枚的才情,更能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对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