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封神榜》有感高三作文1400字
观《封神榜》有感高三作文1400字
《封神榜》这部经典神话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广为流传,深受世人喜爱。近日,我重温了这部名著,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写下此文,以抒己见。
阴阳交替,天地轮回
《封神榜》刻画了一个宏大的神魔世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阴阳交替、天地轮回的思想。封神之战正是以商朝的灭亡和周朝的建立为时代背景展开的,这象征着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启。
书中的人物命运也无不与阴阳交替、天地轮回相联系。纣王残暴无道,终被推翻;武王伐纣,顺应天命,成就大业。即使是仙人、神灵,也无法逃脱这一规律。阐教和截教的争斗,归根结底是为了争夺天地灵气,而最终却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人性善恶,善恶分明
《封神榜》中的人物众多,性格各异。作者以高超的笔法,刻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善恶分明的人物性格设定尤为突出。
纣王、妲己、崇黑虎等反面人物的邪恶被无限放大,他们残害忠良、迫害百姓,令人发指。而姜子牙、武王、哪吒等正面人物的善良则被极力渲染,他们匡扶正义、解救黎民,令人敬仰。
这种善恶分明的设定,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认为,人性本善,但也会受到环境和欲望的污染,从而走向邪恶。
因果报应,举头三尺有神明
《封神榜》中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便是因果报应。书中的大多数人物,最终都得到了善恶有报的结局。纣王因残暴无道而被妲己魅惑,自取灭亡;姜子牙因辅佐武王伐纣,功成名就,位列仙班。
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警示作用。作者告诫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人处世应积善行德,不可作恶多端。
君权神授,天命难违
《封神榜》中还贯穿了君权神授、天命难违的思想。商纣王残暴无道,失德于天下,因此失去了天命。而武王仁德宽厚,顺应民心,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最终伐纣成功。
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制度的看法。作者认为,君主的地位是上天所授,如果君主失德,则会失去天命,被推翻。
道法自然,顺应天理
《封神榜》中还体现了道法自然、顺应天理的思想。书中的人物修行仙道,以求长生不老、逍遥自在。但作者也强调,修仙之道讲究顺应自然,不得违背天理。
例如,通天教主执迷于截教,妄图对抗天命,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的结局。而阐教以顺应天命为己任,辅佐武王伐纣,最终成就大业。
这种道法自然、顺应天理的思想,与儒家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作者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天理。
历史寓言,警世恒言
《封神榜》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寓言和警世恒言。作者通过塑造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来警示世人。
例如,纣王残暴无道的下场,告诫人们不可沉迷于权力和欲望;商朝灭亡的教训,警示统治者应以民为本,不可暴虐残害;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的成功,激励人们为正义和光明而奋斗。
《封神榜》这部经典名著,以其宏大的世界观、深刻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思想内涵,经久不衰。时至今日,它仍然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重温《封神榜》,我不仅领略到了其文学魅力,更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哲理和教益。它让我明白了阴阳交替、天地轮回的必然性,善恶分明的可贵性,因果报应的不可违背性,以及君权神授、道法自然、历史寓言等思想的深远意义。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成人社会的青年,我将以《封神榜》为镜,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正义的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