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作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作文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充满时代气息和思想光辉的回忆录,记录了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见闻。这是一部既能让人重温旧时光,又能引人思考社会问题的佳作。

书中收录了十篇散文,每一篇都讲述了一个或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温馨动人,有的辛酸悲苦,有的充满讽刺意味,折射出旧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的面貌。

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辛辣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故事中,他被逼着背诵二十四孝故事,却对武王伐纣、商纣王炮烙忠臣等残暴行为感到不解和厌恶。通过这一故事,鲁迅抨击了封建孝道对人性的扭曲。

二、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鲁迅儿时在封建私塾中的遭遇。书中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充满压抑和愚昧的地方,老师迂腐无能,学生毫无兴趣。鲁迅用细节描写刻画了科举制度的落后和对人的扼杀。

三、对旧社会压迫的反抗

《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父亲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故事。文中表现了鲁迅对旧社会医疗落后和黑暗的痛恨。在《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潦倒落魄的读书人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选拔不公和对底层人民的压迫。

四、对革命的觉醒

《藤野先生》一文描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严谨治学的恩师—藤野严九郎先生。藤野先生的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鲁迅产生了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

五、对民族危亡的忧虑

《一件小事》中,鲁迅描述了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强横的洋妇,国人却不敢反抗的场景。这一小事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屈辱。鲁迅以此呼吁民众觉醒,振兴中华。

《朝花夕拾》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部思想启蒙的教科书。鲁迅以其犀利的笔锋,批判了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弊端。他的革命思想和民族忧患意识,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更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鲁迅先生的遗志,努力学习,积极奉献,为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