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书心得900字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 900 字

《儒林外史》吴敬梓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讽刺小说,以其深刻的现实批判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几点心得体会。

一、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与批判

《儒林外史》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与批判。作者通过对科举考试的详细描绘,展示了其腐败、黑暗、虚伪的一面。考生们争先恐后巴结主考官,拉帮结派、舞弊作弊现象猖獗。科举制度不仅没有选拔出 真正的贤才,反而造就了一大批自以为是、迂腐无能的"腐儒"。

二、对迂腐文人的刻画与讽刺

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迂腐文人的形象,如范进、严贡生、马二先生等。他们沉迷于八股文、古董收藏、诗词应酬等表面的功夫,却缺乏真才实学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桥段,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性的有力讽刺。

三、对市侩风气的揭露与批判

《儒lin外史》还揭露和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市侩风气。如周进挖坟掘墓,胡屠户为钱财害死无辜,虞华轩见风使舵、攀附权贵等等。这些市侩行为扭曲了人的道德观念,破坏了社会风气。

四、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尽管《儒林外史》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阶层,但作品也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如对王惠、杜少卿的遭遇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小人物的不幸命运。

五、语言的生动与幽默

《儒林外史》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讽刺等手法,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例如,范进中举后"发了狂",走路"东倒西歪",形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激动与荒诞。

通过阅读《儒林外史》,我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和迂腐文人的危害性。同时,我也体会到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面映射社会现实的镜子,值得我们不断回味和借鉴。

总之,《儒林外史》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讽刺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这部作品,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更能帮助我们深化对社会历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