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 不一样的精彩 -《童年》读后感700字
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精彩——《童年》读后感
在童年的海洋中,有无数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就像一艘小船,带我驶入了19世纪俄罗斯贫民区孩子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阿廖沙的童年充满苦难和困顿。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被迫寄居在刻薄的外祖父家中。舅舅们对他非打即骂,外祖母因生活的重担而变得冷漠。然而,这些磨难并没有击垮他。阿廖沙有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他渴望温暖和爱,并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与阿廖沙的悲惨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显得何其幸福。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父母呵护备至,老师同学关怀有加。我从未体会过饥饿和寒冷,从未承受过家庭的暴力。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我无暇他顾,更不懂得珍惜。
但读了《童年》,我突然意识到,童年不仅仅是撒娇和快乐,更是一场成长的磨砺。阿廖沙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独立。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照顾自己,为家人分忧解难。他经历了生活的毒打,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希望。
他的善良让我感动。尽管受到虐待,他却从未忘记人性的温暖。他帮助穷困的人,同情受欺压的人。正是这种善良,让他在逆境中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也让他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阿廖沙的学习精神也让我自愧不如。他渴望知识,即使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他也坚持读书,努力学习。他明白,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我却常常对学习感到厌倦,不愿意付出努力。
读《童年》,我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我也生在像阿廖沙那样的家庭,我会如何面对?我会像他一样坚强吗?我会像他一样善良吗?我想,答案并不确定。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阿廖沙的童年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它让我明白,童年不仅仅是玩乐和享受的天堂,更是一段磨练心智、塑造人格的重要时光。无论我们的童年是快乐还是悲惨,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恩,珍惜每一个成长中的瞬间。
因为,每一个不同的童年,都蕴藏着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