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端午-优秀记叙文700字
端午时节话端午
优秀记叙文
700 字
六年级
在浓浓粽香中,我们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在这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回溯历史,感受端午深厚的文化底蕴,别有一番滋味。
一、追忆屈子,哀思绵长
相传,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 278 年,秦国攻破楚国,屈原投江自尽,以身殉国。后人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哀思,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投粽子,形成端午节的习俗。
每年端午,人们都会划着龙舟,奋力向江中划去。龙舟上,锣鼓喧天,人群欢呼,寄托着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国家安康的祈福。
二、食粽香甜,文化传承
粽子是端午节的经典美食。古人认为,粽子是由屈原投江后,人们为防鱼虾啄食他的遗体而投江的竹筒糯米演变而来。
粽子的种类繁多,有甜粽、咸粽、肉粽、豆沙粽等。人们将糯米、馅料、荷叶包入三角形或长条形中,放入锅中煮熟。热腾腾的粽子,软糯香甜,传递着节日的喜庆与祥和。
三、艾草菖蒲,除疫驱邪
端午节,人们还会在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据说有除疫驱邪的作用。艾草散发着浓郁的清香,菖蒲挺拔苍翠,象征着健康平安。
人们还会用艾草和菖蒲泡澡,祈求身体康健,远离疾病。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四、龙舟竞渡,传承国粹
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传统活动。龙舟形似长龙,上面装饰着龙头龙尾,威武霸气。船员们齐心协力,擂鼓助威,在江面上进行紧张激烈的竞赛。
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展示了团结、合作、奋进的品质,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结语
端午节,一个流传千年的传统佳节,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一个纪念先贤、传承文化、祈福安康的日子。在端午时节,让我们缅怀屈原的情怀,品味粽子的香甜,传承端午的习俗,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