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自卑,怀德行远 优秀议论文700字

登高自卑,怀德行远

引言

“登高自卑,怀德行远”出自屈原的名篇《登高》。这句话意在告诫世人:身处高位时,应当保持谦虚自省的心态;胸怀宽广之人,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纵横千年,穿越时空,至今仍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登高自卑:修身之本

“登高”喻指位高权重。身处显要地位的人,往往容易产生自傲情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但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自傲只会招致怨恨和排挤,最终损害自身的利益。因此,“登高自卑”尤为重要。

古人云:“满瓶不动,半瓶摇。”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是谦虚谨慎的。他们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永远保持着求知若渴、虚怀若谷的心态。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鞠躬尽瘁,皆因其“智存存,学未尽”的谦卑。

怀德行远:处世之道

“怀德”意指胸怀宽广,品德高尚。“行远”喻指人生之路走得长久、走得踏实。想要胸怀宽广,最重要的是学会包容。包容他人的过失,包容不同的观点,包容与自己不同的人。只有包容,才能海纳百川,集众贤之智,成就不凡的事业。

宽容是处世之道的重要原则。蔺相如忍辱负重,将“完璧归赵”,正是因为他懂得包容廉颇。正是这份宽容,让他化解了危机,也成就了自己的名声。正如曾国藩所言:“心小容不下人,心大容得天下。”

登高自卑,怀德行远

“登高自卑,怀德行远”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人在位高权重时,要保持谦虚自省之心;而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坚守“登高自卑,怀德行远”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价值观,走出一条无怨无悔的人生之路。

结语

“登高自卑,怀德行远”的智慧古训,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它不仅是修身处世的宝贵原则,更是为人立世的不朽箴言。让我们铭记这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登高自卑,怀德行远,成就一个更加充实、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