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味道的700字 味道

我从前是喜欢故乡的,那里的人们善良、朴实。即使那里不通公交、没有网络,哪怕“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我依旧喜欢,因为那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十年前。在田间,风送来阵阵的花香。故乡的花是不断地,春天的“桃之夭夭”,夏天的“映日荷花”,秋天的“东篱采菊”,冬天的“墙角数梅”。虽然只有零零落落的几片,却连空气中都飘着阵阵甜腻,风儿都醉了……以为夹杂着花香便使得冷冽的初春的风都变成“吹面不寒杨柳风”。故乡的味道是风送来的花的味道。

在集市上,虽然人山人海却意外的和谐,这位大爷操着一口流利的乡音,与他人讨价还价。故乡的物品不似外面的那么贵,大多是手工做的,物美价廉。那位奶奶笑眯眯的做着“桥头粉”,那味道,香十里一点不夸张,关键是三五元便能买上一大碗,香的让你想把舌头吞下去。那感觉就是“这个feel倍爽!”。故乡的味道的味道是“桥头粉”的味道。

“哟,这娃子长这么大了,长的够快的。”真是的,手劲这么大干什么,捏的我的脸生疼。“晚上到我家吃饭,用柏树枝炖的猪蹄噢。哈哈…”云在笑声里散开,鸟在笑声里归巢。风吹来一阵阵柏枝燃烧的芳香。故乡,是笑声与柏枝的味道。

太阳在风中东升西落,鸟儿在风中来来往往,我亦在风中成长了。十年后的现在我在春风中回到故乡。

故乡不再是黑瓦白墙的土房子了,通天似的水泥大道两旁全是新盖的“小二层”。离我最近的房子里,一个女人拿着胶皮管子在给那不知名的花浇水,眼里全是戒备的看着我这“外来游客”,门口的大黄狗躺在地上,晒着太阳。

视桥头,再无人声鼎沸的集市,亦无笑眯眯做粉的老奶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粉店,老板码着一张脸向汤锅里放入袋装的粉,十元一碗的“桥头粉”还不够一口吃的。

今年初春桃花开得遍野,不再是当初零零落落的几株了,一阵风吹来,似乎是夹着冰渣子,划得脸生疼。深吸一口气,却发现似乎少了些什么……望着遍野的桃花,不经恍然大悟:“咦,桃花的香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