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700字 探访北京四合院

一说起北京的特色建筑,想到的一定是四合院。去北京怎么能不看看四合院呢?我们自然也要去领略一下它的的风采。

坐着观光车,我们左一拐,右一拐地就钻进了一条小胡同。一进胡同,两旁的风景陡然变成了一堵堵石墙,一扇扇木门和一片片黑瓦,这与杭州的黑瓦白墙明显不同。车子在一条更小的胡同前嘎然停止。细看这条胡同,很窄,仅能容纳两人进出,还只能是“瘦子”,稍微胖一点的就只好贴着墙根了。墙面上的砖已经很能见证岁月的痕迹了,颜色斑驳,甚至还有些坑坑洼洼。屋檐下早已蒙了灰的灯笼还是给胡同增添了一丝喜气。窄窄的胡同,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吱呀”一声推开木门,我的视野忽然变得开阔起来,好大一个四合院!原来里面别有洞天!这四合院东西南北各有一间房,中间围着一片四四方方的青石地。听一位带着浓浓京腔的叔叔介绍,正对的大房间叫北房,最高也最大,是给主人住的。我透过斑斑点点的玻璃窗,看到了屋内的起居用品,整整齐齐,简简单单。还有一个年代很久的、木质的脸盆架。相对的南房可就没有那么气派了。南房内没有窗户,因为那只是给用人住的。两侧的东西房是给儿子女儿住的。所以有“少东家”之说,小说《西厢记》写得也是住在西房女儿家的事。

接着我又在院子里看到一个大水缸,水波微动,养着几条小金鱼。原来,古人也有防火意识,万一着火了就用水缸里的水灭火。院里还种了一些葫芦和槐树,分别象征着福和禄。槐树则有升官发财的意思。

坐在槐树阴下,头上是葫芦、丝瓜、葡萄,身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悠久的年代,摇着大蒲扇听老人讲以前的故事。身边有一群操着浓浓京腔的行人,耳边萦绕着声声京腔大鼓,一碗碗炸酱面,一句句京腔词。四合院融入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些对于我这个一直在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好奇,那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