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新农村之行

11月29日,今日武义的四十余名小记者在徐老师和曾记者的带队下,前往新宅镇后林畈村采访。

上午八点半,大家满怀兴奋上了车,经过近1个小时的行驶,车子在一个水库边停了下来。我们极不可待地下了车,展现在眼前的是满眼的绿色。头顶是蓝蓝的天,脚下是绿绿的水,连绵的山峰倚水延伸。同学们欢呼着,顺着大坝跑了下去,不约而同地把小手浸在凉凉的水中,我愉快地掬起一捧水,抹了抹脸。课文《桂林山水》的语句不禁在脑中闪现: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水真静啊,静得如同一面镜子,风儿吹过水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让人感到仿佛是走进了画卷之中。我还与伙伴周雨静、朱逸萌在山脚下采摘了花姑娘和野芝麻两种植物,据徐老师介绍,野芝麻粗纤维含量高、无污染是很受城里人喜欢的一道野菜呢。

走进四丰畈村,我们在何爷爷的带领下参观了香菇基地,真没想到香菇竟然是长在“小树”上的,何爷爷告诉我们这些长长的小圆筒叫菌棒,大小不一的香菇就是从菌棒里长出来的,20——24度是香菇最喜欢的温度。何爷爷还告诉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种植香菇,它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一年全村香菇销售额大概3000余万元,一户人家至少收入6——7万元。新宅种的香菇不但口感好,而且韧度好,是其他地方香菇望尘莫及的。在香菇采摘旺季,叔叔阿姨一般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如果更多的话,要凌晨一二点才能休息。我听了瞪大眼睛,心想小小香菇虽然这么挣钱,但也这么辛苦,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有小记者问菌棒是怎么制作时,何爷爷一一解答:“菌棒看着像一段木头,做起来可花时间了。大致是拌料方——装袋——灭菌——接种——培养五道工序。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当农民也需要科学技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特别有优势。最后何爷爷不忘向小记者做广告:希望借传媒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认可新宅香菇、购买新宅香菇,让新宅香菇走进大卖场、超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下午我们绕村游览了一圈,还在村广场进行了趣味游戏。一幢幢气派的洋房,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漂亮的绿化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后林畈村村民生活的富足。是啊!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更离不开村干部的辛劳,是他们带领着全村走向致富之路。